在粒子表征和粒度分析的領域中,動態光散射(DLS)技術廣泛應用于液態體系中納米級顆粒的大小測量。廣角激光光散射儀(GALS)與DLS技術有著緊密的關系,但二者并不全部相同。本文將探討它與DLS的基本原理、應用及其相似之處與不同點。
一、動態光散射(DLS)原理
動態光散射(DLS)是一種通過測量粒子在溶液中由于布朗運動而引起的散射光強度波動來確定粒子大小的技術。其基本原理基于如下幾點:
1.布朗運動:
微小顆粒在溶液中會受到熱運動的影響,進行隨機的運動(布朗運動)。顆粒的大小與其在溶液中的擴散速度(即布朗運動的速度)密切相關。
2.光散射原理:
當激光照射到顆粒上時,顆粒會散射光。顆粒的運動會引起散射光的強度波動,測量這些波動的頻率和幅度變化,可以計算出顆粒的擴散系數。通過斯托克斯-愛因斯坦方程,將擴散系數與顆粒的直徑相關聯,從而獲得粒徑信息。
3.應用范圍:
DLS主要用于分析尺寸小于1微米的粒子,尤其是納米粒子的尺寸分布。
GALS是一種基于光散射原理的儀器,廣泛用于粒度分析,尤其是對于較大粒子的測量。其工作原理如下:
1.激光照射:
與DLS一樣,GALS也使用激光照射樣品。樣品中的顆粒會與激光光線發生散射。不同大小的顆粒會散射不同角度的光,較大的顆粒散射的光波長更大,較小的顆粒則散射的光波長較小。
2.角度測量:
GALS儀器通過設置多個接收角度,測量顆粒散射光的強度與散射角度之間的關系。通過分析這些數據,可以推算出顆粒的大小和分布。相比于傳統的光散射儀,GALS采用更廣泛的散射角度測量,這有助于提高粒度分析的精度。
3.適用范圍:
GALS通常用于測量較大顆粒(1微米至幾百微米)的粒度分布,適用于粉體、顆粒溶液等樣品的分析。
三、廣角激光光散射儀與DLS的關系與差異
1.相同之處:
DLS與GALS都基于光散射原理,即通過分析光與顆粒的相互作用來獲取顆粒的尺寸信息。二者都依賴于激光照射樣品,利用光散射強度和角度的信息來推算粒度分布。
2.不同之處:
(1)應用粒徑范圍:DLS主要用于納米級顆粒的測量,通常適用于粒徑范圍在1 nm到1 μm之間。而GALS則適用于更大顆粒的分析,粒徑通常從1 μm到幾百微米。
(2)散射角度:DLS通常使用低散射角度(通常小于90°),通過對光散射波動的分析來推測顆粒的擴散系數。而GALS通過在多個較大的散射角度(通常大于90°)進行測量,從而能獲得更豐富的粒度信息。
(3)測量原理的側重點:DLS通過分析顆粒的布朗運動速度與光強波動之間的關系來推算粒徑,而GALS則側重于不同角度下的光散射強度與顆粒大小之間的關系。
3.技術互補:
DLS和GALS往往可以互補使用。例如,在多組分的樣品中,DLS可以用于測量納米粒子,而GALS則可以用于測量較大顆粒。兩種技術結合使用可以為研究者提供更全面的粒度分析數據。
四、展示一組廣角激光光散射儀外觀圖片,以便您更好地了解產品。
五、結論
廣角激光光散射儀(GALS)與動態光散射(DLS)雖然都基于光散射原理來分析粒子大小,但它們的適用范圍和測量原理存在一定差異。DLS主要用于納米粒子的測量,側重于布朗運動分析;而GALS則適用于較大顆粒,利用多個散射角度提高測量精度。兩者結合使用,可以在不同粒徑范圍內提供準確的粒度分布信息,從而滿足不同領域和研究需求的測量要求。